首頁 · 留學規(guī)劃 · 熱門專業(yè) 留學規(guī)劃
揭秘美國名校新生錄取全過程
發(fā)布時間:2014-08-01 來源:美國留學
 每年有十萬多名美國高中應屆畢業(yè)生申請美國常春藤聯(lián)盟學校,爭取那2.5萬個左右的名額(實際入學人數(shù)是這個數(shù)字的五六成)。什么樣的人申請?什么樣的人被錄取?“
未雨綢繆”,高中生應該如何、從什么時候開始為這個最后的沖刺做準備?下面就盡可能詳細地介紹一下。
申請美國的大學,你首先會被問是否加入“早期決定”(early decision)這一項目。
“早期決定”意即申請人提前申請(頭一年的11月份左右),大學早作決定(12月中旬左右)。一旦被錄取,就意味著你不能夠再選擇其他學校,而必須到這所學校學習。還有一種是“早期行動”(early action)計劃,與“早期決定”計劃相似,但被錄取后,你還可以選擇其他學校。
“早期決定”計劃有什么好處呢?參加這一計劃的學生,錄取機率可能比正常申請的學生高50%。比如,達特茅茨在90年代的“早期決定”計劃錄取率的30%多,而在正常招生時,錄取率則不到20%。在常春藤學校,“早期決定”計劃招收的學生占招生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什么樣的學生參加“早期決定”計劃呢?絕大多數(shù)人的成績是所申請學校錄取線的平均水平,并且來自富裕的白人家庭。成績較差和成績很好的學生一般不愿意參加這一計劃。少數(shù)族裔(黑人、西裔)和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好的學生,關(guān)心的首要問題是學校給他們的經(jīng)濟資助。常春藤學校每年兩萬多美元的學費,外加每年一萬美元左右的食宿、零花費用,不是一般美國家庭所能夠擔負得起的。幾乎90%以上的學生受到學校各式各樣的資助。有人將這些資助稱為是學費正式標價的折扣??偟膩碚f,按明碼實價交納學費的學生不多,但也沒有幾個人完全不交學費。從錄取學校收到資助的多少,主要根據(jù)學生家庭經(jīng)濟情況的好壞。著名的私立學校學生的成績都不錯,所以很少有根據(jù)學習成績提供的獎學金。參加“早期決定”計劃的學生,如果對資助不滿意的話,也沒有選擇的余地。所以,不太富裕的學生不愿意參加這一計劃。幾乎每所學校都說,你將獲得的資助金額與你是否參加這一計劃無關(guān),但沒有選擇余地,喪失了討價還價的籌碼,天真地希望對方“費蚱美怠,那后果只有自己知道。另一方面,成績特別好的學生,想上哪里幾乎都沒有問題,也沒有必要過早地束縛自己的手腳。
如果你參加“早期決定”計劃,其結(jié)果或是被錄取,意味如無意外,你在明年秋季必須入學,或是被延緩,意味你的條件尚不充足,學校將你的申請放入正常錄取渠道,將在明年再做決定。也有人因為水平太差而被拒絕。在這一階段被錄取的學生,因為還有半年的高中學習,如果這半年高中成績突然下降,或有違法亂紀行為,其錄取也可能被取消。
被延緩的學生,情況就不大樂觀。第一,他不知道自己是被“禮貌延緩”還是“現(xiàn)實延緩”。“禮貌延緩”是指標準考試成績不夠理想,雖然已經(jīng)鐵定不能被錄取,但給他個面子,不馬上拒絕。“現(xiàn)實延緩”則是在兩可之間的學生,一是要與多數(shù)申請人比較,二是看你在這之后的發(fā)展,是否有更好的成績。一般來說,你的水平?jīng)]有明顯提高的話,你的機會就不大了。
美國沒有國家統(tǒng)一的大學入學考試。由“教育考試服務社”(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主持的“學術(shù)水平測驗考試”(Scholistic Assessment Test,SAT)被多數(shù)大學用做比較不同地區(qū)、不同高中、不同評分制度的標準。SAT分為兩部分,一是普通部分,包括數(shù)學和英語,被稱為SATI;其他是單科考試,有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包括漢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被統(tǒng)稱為SATⅡ。SATⅠ的數(shù)學和英語各有800分(最低分為200),因此滿分是1600分(注:這是2005以前的SAT I考試形式);SATⅡ每科滿分為800分。SAT的分數(shù)是相對分數(shù),中間值在1995年以前每項均為500分。這個500分標準是在1941年制定的。當年有一萬名美國私立高中的學生參加SAT考試,平均分數(shù)定為500。所以如果你的SATⅠ成績英語是510,數(shù)學是490,說明有一半以上人的英語不如你,但數(shù)學比你好。1995年,美國有200多萬高中生參加SATⅠ的考試,他們還是被用這個50多年前的標準來衡量。這一年,全國的中間成績?yōu)椋河⒄Z: 428;數(shù)學:482。70%以上的考生英語成績在500分以下。除了全部將問題答對能得滿分之外,錯一道題就可能將你的分數(shù)降低30分。另外,還有少數(shù)人的分數(shù)在200分之下。1995年,SATⅠ的中間分數(shù)被依照這一年考生的成績重新劃定為500分,也就是說,英語的428(原來成績)到1996年就變成了500。同樣,數(shù)學的482也變成了500。這樣一來,分數(shù)的分布趨于合理,但也使分數(shù)普遍提高,即使錯兩、三道題,也可能獲得滿分。1995年以前,全球每年只有二三十人得SATⅠ雙滿分(1600分);但到了1996年,僅美國就有545人得SATⅠ雙滿分。這一年,申請哈佛的人中有365人是這個分數(shù)(哈佛只錄取了其中的45%)。
SAT(還有一個規(guī)模較小的ACT)是美國大學所能夠得到的、惟一可以比較來自不同地區(qū)和學校的學生的成績,所以它對錄取與否的作用非常之大。盡管SAT 被批語為設(shè)計得適應白人(或亞裔),對黑人和西班牙裔學生不公平等等,而且美國的大學在公開場合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地告訴你SAT成績在錄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大,最重要的是高中的成績,等等,但你可千萬別天真地信以為真。一般來說(至少對多數(shù)大學的錄取官員來說),SATⅠ成績表示這個學生的智力水平,SATⅡ分數(shù)是看這個學生的學業(yè)到底怎么樣。如果一個學生的高中物理課成績?nèi)茿,但是SATⅡ物理考試中只得了550分,最簡單的推論就是他的學校分數(shù)膨脹,或這個學生競爭力不強。不論怎么理解,對他都不利。
1997年喬治城大學錄取學生與SAT I成績的關(guān)系
英語分數(shù) 錄取率 數(shù)學分數(shù) 錄取率
550 11% 550 10%
550-599 11% 550-599 12%
600-649 16% 600-649 17%
650-699 24% 650-699 25%
700-749 36% 700-749 37%
750-800 50% 750-800 50%
對于綜合性文理大學來說,英語的分數(shù)相對較重要;而對理工科大學來說,數(shù)學成績則被看重。
常春藤學校的錄取新生過程不是簡單地看你的這個分數(shù)、那個分數(shù),然后通知你被錄取(或被拒絕)了。不能那樣簡單、那么明了、那么沒有神秘感。它發(fā)明了一個所謂的“運動員指數(shù)”(athletic index)(或稱為“學術(shù)指數(shù)”,academic index),簡稱AⅠ。這個AⅠ有一個專門的公式計算,也有專門的電腦程序來應用這一公式(公式不復雜,但對美國人來說,也不十分簡單。再者說,就算是簡單,能夠用計算器敲出來的數(shù)字就是缺乏神秘感。而且,上萬名申請者,每人一個指數(shù),也確實費力)。下面就是這個公式:AI=(SAT I總分/20)+(三項SATⅡ之和/30)+轉(zhuǎn)換排名分數(shù)(CRS)這三項中,每項最高分為80分,所以AI為211,而申請人的平均AI為200。
從AI公式中,你一眼就能看出SAT所占的比重:三分之二。它的計算也不難理解。假設(shè)你的SATI英語720,數(shù)學780;SATⅡ物理690,化學700,生物550(如果你考試多次,取最高值):第一項的分數(shù)是(SAT I總分/20):(720+780)/20=75;第二項的分數(shù)是(三項SATⅡ之和/30):(690+700+500)/30=65;第三項“轉(zhuǎn)換排名分數(shù)”CRS是怎么回事?原來,美國的高中有大有小,所給的分數(shù)有松有緊,并且有百分制還有五級制(A=4.0; B=3.0; C=2.0; D=1.0; F=0)。如何將不同學校的成績加以比較可是大費周折。常春藤聯(lián)盟幾經(jīng)摸索,終于決定按這個學生在學校畢業(yè)班級的排名來統(tǒng)一口徑。但千人大班的第一名與二三十人小班的第一名能相比嗎?于是就有了“轉(zhuǎn)換排名分數(shù)”。如何轉(zhuǎn)換?常春藤學校專門有一個表格告訴你。下面是經(jīng)過精簡的轉(zhuǎn)換表格:
常春藤學校“轉(zhuǎn)換排名分數(shù)”
名次 班級人數(shù)
1050 500-599 250-299 100-149 50-54
1 80 80 79 76 73
2 80 79 77 74 71
3 79 77 75 72 68
4 79 76 73 70 66
5 78 75 72 68 64
6 78 74 71 67 63
7 77 73 70 66 62
8 77 73 69 66 61
9 76 72 69 65 60
10 76 71 68 63 58
25 72 67 63 57 49
50 69 63 59 51 27
如果你們畢業(yè)班有100人,你的排名是第三,你的“轉(zhuǎn)換排名分數(shù)”就是72。與前兩項分數(shù)相加:AI=75+65+72=212。,剛好夠上達特茅茨。班級排名雖然重要,可也不能絕對化。1995年,有1543名高中畢業(yè)班的第一名申請普林斯頓大學。他們之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495)被錄取。而有的著名私立高中,三成左右的畢業(yè)生進入常春藤。1997年申請喬治城大學的學生中,高中排名為前三名的申請人其錄取率分別為62%、48%、43%。
如果讀到這兒,你想,“啊,原來如彼”,那你可錯了。AI是指“運動員指數(shù)”(或“學術(shù)指數(shù)”),原本是用于運動員的。對運動員來說,全聯(lián)盟都用這個指數(shù)。但是達特茅茨將它推而廣之,用于所有的學生。而其他常春藤學校對非運動員學生用什么花招?他們用“學術(shù)排名系統(tǒng)”(academic ranking systems)。“學術(shù)排名系統(tǒng)”將申請人的所有資料最后歸納成一個分數(shù):“分子”表示學術(shù)排名,“分母”表示課外活動及個人品性排名,二者之間沒有數(shù)學關(guān)系。數(shù)字的范圍在各校之間不同,哈佛為1-6(1為貴),布朗也是1-6,但6為貴,賓夕法尼亞大學和達特茅茨學院為1-9,9為高;普林斯頓:1- 5;耶魯:1-4,少為貴。哥倫比亞、喬治城、麻省理工:1-5。的爾不用數(shù)字。1998年,普林斯頓72%的入學新生中,“學術(shù)排名”是1或2。
因此,如果你的“學術(shù)排名”在3以下,除非你有些特殊的“關(guān)系”,就請打消進入常春藤的念頭吧。如果你的排名是8以上,那你是名符其實的“十拿九穩(wěn)”,就靜候佳音吧。排名是6、7的也是吉多兇少,多申請幾個學??倳袖浫∧愕牡胤健U牵捍颂幉火B(yǎng)爺,自有養(yǎng)爺處。
達特茅茨1996年新生錄取率與不同指數(shù)的關(guān)系
“學術(shù)排名” AI 申請人比率 錄取率
1 <179 9.9% <1%
2 180-188 12.3% 5%
3 189-199 21.7% 7%
4 200-209 22.5% 11%
5 210-215 11.8% 25%
6 216-220 7.5% 52%
7 221-224 4.6% 76%
8 225-228 2.7% 92%
9 >229 2.2% 94%
那排名4、5的怎么辦?任人宰割、聽天由命?另介。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還有話說:盡人事,聽天命。先要盡人事。這也就是“分母”的作用。雖然說體來說,這個“分母”在錄取中所起的作用只占四分之一的比重,但它的重要性因人而異,對排名4、5的人來說特別重要,足以使天平傾斜。你要使出全身解數(shù),讓錄取官員知道你的多方面才能。是否當過學生會主席(領(lǐng)導、組織才能)?是否得過體育比賽、文理科比賽名次(文體才能)?是否在著名報刊上發(fā)表過研究論文、詩歌小說?另外,是否在社會上當過義工、濟弱扶貧(心地善良、對社會有責任感);與人為善、團隊精神、言談舉止、風度修養(yǎng)是否在推薦信中提及?成長過程中是否有過磨難(表示你的毅力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等等。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參加難度更大的考試。在美國,高中學生可以選修大學的課程,通過統(tǒng)一考試之后,可以獲得大學的學分,視其多少,你可以提前畢業(yè)。這個考試叫“高級定位考試”(Advanced Placement,AP)。AP有計算、生物、化學、物理、歷史、英語、法語、打丁文等,最高的分數(shù)是5分。如果你有幾門AP考了個4、5分,這對你的幫助可就大了。第一,它說明你學習的深度與別人不同,簡單的考試無法顯露出你的真實水平,正所謂是“使處囊中,脫穎而出”;第二,它還顯示了你學習的主動性。這些課程雖然有些在高中開設(shè),但都屬于選修課,其難度是選修課中之最。你選修了難中之難,不正表示你對自己能力的挑戰(zhàn)、對知識的追求嗎?1996年度,美國有581554名高中畢業(yè)生參加了921601次AP考試。而在40年前,這兩個數(shù)字分別為1229和2199。
那么,錄取過程到底是什么樣呢?讓我們試著走一走。假設(shè)現(xiàn)在是七八月份,你距離高中畢業(yè)有一年時間,那么你應該到圖書館查找資料,大致選定你所要上的大學。如果圖書館及其他方面幫不上忙的話,那就花個幾十美元買一本美國大學介紹之類的書。當然,最好的方法是上網(wǎng)上游覽一番??傊?,資料要全,越全越好。再假設(shè)你的自我感覺不錯,要上美國最好的私立大學。那你大致應該選本書介紹的這幾所學校另外再加一些文理學院,如阿莫斯特、威謙斯、思沃斯茅學院等等??倲?shù)不要超過50,免得你眼花繚亂;也不要少于十,免得挑選余地不寬。20個學校比較合適。然后,你就要給這些大學的錄取辦公室(或叫招生辦事處)寫信,要學校將簡介、申請表格、經(jīng)濟資助表格等寄給你。信息發(fā)生出去一個月左右,你就會開始收到回應。有的學校會將所有資料放在一個包裹之內(nèi),有的先寄給你表格等。還有的學校如麻省理工,會要你交幾美元,然后再給你寄資料??傊粋€月內(nèi)你會有一打左右學校的資料。(如果你發(fā)出了20封信)。
接下來,就是比較艱難的選擇:挑選三到五所學校正式申請。你當然可以申請許多許多學校,但這非常不實際。第一,申請學校是要交申請費的,金額在30、50 美元不等。而且,“廣廈千間,安身一床”,最終你只能上一所學校。當然,有的學??梢愿鶕?jù)你的家庭收入將申請費減免(如達特茅茨就是如此),但這不是通例。第二,申請一所學校要求許多資料,如高中成績單、推薦信、標準考試成績(SAT等),尤其是后者,只免費將你的成績送到三所學校。高中成績單和推薦信雖然可以通過影印來無限復制但大印和簽名則必須是原始的。
好了,你選擇了普林斯頓、達特茨和康乃爾,錄取率分別在10%、20%、30%左右。一般來說,達特茅茨錄取的學生,也能同時被常春藤其他學校(哈佛、普林斯頓除外)錄取。而被達特茨拒絕的學生,完全不可能會被哈佛、普林斯頓錄取,也極不可能被耶魯、布朗、哥倫比亞大學錄取。賓夕法尼亞和的爾大學倒有可能會招收他們。
你開始填寫申請表格。達特茅茨的申請表有五式,為表一至表五。表一和表二由申請人填寫;表三是成績報告,由你所在的高中填寫;表四共三份,兩份是教師推薦信,一份是同僚推薦信;表五則是高中畢業(yè)年級中期報告,由學校在次年2月15日之前填寫寄出。
達特茅茨的申請表一主要是一些背景資料:姓名、地址、社會安全號碼、兄弟姊妹在哪里讀書、父母的職業(yè)和教育程度等等。表二則是申請人主動發(fā)揮的地方,需要你回答幾個問題,如:“你最喜歡的科目是哪個,為什么?”、“簡述你的成就和榮譽”、“向其他申請人提一個問題,然后自己回答”。對申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表二,因為它是你自我發(fā)揮的場所,從中錄取官員可以看出你的志向、才能、寫作水平、對人生的態(tài)度等等。表一、三、五都屬于“硬件”,成績?nèi)绾位旧系酱艘殉啥ň?,但是表四的可塑性則非常之大。推薦人對你的了解程度、對你的好惡、對推薦信要求的理解,都能起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俗話說,做鹽不咸,做醋可酸;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此之謂也。
一般而言,每個申請人最終要直接或間接給所申請的學校寄五、六個信件:本人申請表、學校填寫的表格、兩份推薦信(一定要單獨、分開寄出)、標準考試成績單等(在美的學生可能還會有面試評語)。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每一個出件上注明你的姓名或指派給你的號碼。這一點,怎么強調(diào)都不過分。想一想錄取辦公室在幾個月內(nèi)會收到五六萬封這類信件,其中之一放差了地方,損失的是你的時間,沒有人會對你負責。
在錄取辦公室,寄來的信件被開封,標上收件日期,然后按姓名的字母順序排列在一個大案臺上。這些資料被輸入計算機。每個人會有兩份檔案:一個在計算機內(nèi),一個是實物信件。這時,你的各種統(tǒng)計數(shù)字和指數(shù)會被計算出來,印到一張紙上。在這之前,你的資料相當于被機器處理了一遍;在此之后,真人出現(xiàn)了。
首先,這份實物檔案被交給負責某一特定區(qū)域的官員。這個官員對他負責的地區(qū)的教育水平、高中好壞有親身了解。(美國著名大學都想要使自己的學生來自美國的 50個州,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盡管有的地區(qū)只有一兩個人當代表。這是地域多元化。還有族裔多元化、階層多元化等名目。)區(qū)域官員每年秋季要到自己的分片走訪一個月左右,一是了解學校,二是與校友會面,三是向高中生及教師、家長介紹自己的學校。區(qū)域官員閱讀完你的檔案之后,將你的資料總結(jié)成幾句話,并與他主管地區(qū)的其他學生相比較。最后,他會給你一個“排名”,包括“分子”(學術(shù))和“分母”(課外、品性)。這主濁所謂的“一讀”。
“一讀“之后,官員可能會對成績好和的學生采行動取等:成績好的學生(學術(shù)排名8、9)可能被推薦“一讀錄取”,將材料交給錄取辦公室主任。主任在讀過檔案之后,如果同意推薦,就會在上面寫一個綠色的字母“A”,表示錄取accept。這份檔案就此完成旅程,只等發(fā)出錄取通知。如果主任不同意“一讀錄取”,這份檔案會回到原來系統(tǒng),等候“二讀”。同樣,學術(shù)排名1、2的學生會被區(qū)域官員推薦“一讀拒絕”,由主任定奪。“一讀拒絕”由主任在檔案上用紅筆寫一個字母“R”,表示拒絕reject。“一讀”被拒的檔案也完成了征途,靜等發(fā)出回絕信。達特茅茨學院每年“一讀錄取”的學生占申請人總數(shù)的5%左右,“一讀拒絕”的則占20%左右。
通過“一讀”的檔案在經(jīng)過整理、充實(新的分數(shù)、推薦材料等)之后,進入“二讀”。然后,標上A(錄取)、R(拒絕)、或P(可能)。如果兩個官員都給 R,檔案送到主任助理手中,等候決定。如果兩個官員都給A,檔案送到主任手里,等候批準;如果兩個官員的意見不同,或都建議“P”,檔案也到主任手中,由他再投一次票。三張票中,兩個A或兩個R的檔案,一般就意味著錄取和拒絕,其余的就通過由幾個人組成的委員會場再討論,作出最后決定。
那么,除了課內(nèi)和課外的成績之外,還有什么因素能影響你的入學機率嗎?如果你的答案是“錢”的話,那么,金錢是如何施展它的魔力的呢?
首先是體育。在美國大學,橄欖球、籃球是所謂的“賺錢運動”。雖然常春藤球隊的比賽上電視的可能性極小,但門票的收入和校友的捐獻與球隊的成績成正比。常春藤球隊之所以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霸主地位淪落到如今的三四流水平,主要是因為常春藤聯(lián)盟不設(shè)專門給運動員的獎學金。這樣一來,優(yōu)秀運動員都跑到財大氣粗、視體育等同于甚至高于教學和科研的公立大學去了。盡管外虞外行,常春藤聯(lián)盟打起“內(nèi)戰(zhàn)”來卻十分內(nèi)行。矬子中拔大個,教練對運動員還是要挑選挑選的。但文武雙全的人才實在不多,想要好的運動員,就得將學術(shù)標準放松放松。1997年,常春藤規(guī)定運動員最低的AⅠ不能低于該校平均AⅠ的一個標準差。這對學生數(shù)量多、成績差距大的學校較為有利。但各校還有一些小花招,如招收一些學術(shù)成績好的“板凳隊員”,用他們來“平均平均”球隊的學術(shù)成績,以便招一些學術(shù)成績差、但“武藝”過人的球員。
其次,校友子弟會受到優(yōu)待。你可能會問,這優(yōu)待校友子弟的政策,國內(nèi)也有,與金錢有何干系?要知道,美國的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校友捐款是學校儲備基金的主要來源。而儲備基金的鳳資收入能占學校全部開支的五分之一左右。校友得罪不起。另外,如果一家數(shù)代畢業(yè)于同一學校,這母校的本科學院畢業(yè)生的子女,不能是侄甥;不能是兄弟姐妹;不能是孫子外孫。另外,父母之一必須是畢業(yè)于你申請的學院。如果你爸爸畢業(yè)于哈佛醫(yī)學院,你申請哈佛學院(即本科學院),那你不能算是校友子弟。但你如果申請哈佛醫(yī)學院時,你就算為校友子弟了。在常春藤學校,校友子弟的錄取率是正常錄取率的二、三倍。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生中, 12%是校友子弟,雖然它的正常錄取率是13%,但是“子弟”則高達40%以上。1993-1996年間,達特茅茨的校友子弟錄取率在40%至46%。
另外,如果有誰表示愿意捐個大樓、一個實驗室、幾百萬現(xiàn)金,那他的獨生子或女兒即使是“學術(shù)排名”1、2,也可以昂首闊步邁進常春藤的大門。這樣的學生雖然不多(如果多的話,這個學校就會慢慢地垮了),但總讓你覺得苦讀十年,不如別人老爸的一張支票管用,心里不是滋味。除了有錢人的子女,名人政要的子女也格外受到照顧。這些學生的存在,對學校的知名度會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盡管名人的子女不能馬上帶來大筆金錢,從長遠來看,那好處可太大了。
除了上面這幾種人之外,少數(shù)族裔學生也會被優(yōu)待。少數(shù)族裔在這里僅僅指黑人、西班牙裔和印第安土著美國人,亞裔是不在其列的。這是聯(lián)邦民權(quán)法案的直接或間接的結(jié)果。學校如果在這方面被黑人民權(quán)團體指摘,被聯(lián)邦政府調(diào)查,那聯(lián)邦對該校的研究、教學資助就可能終斷,那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大學在這方面小心翼翼,力爭不惹麻煩上身。因此達特茅茨的黑人錄取率比校友子弟的錄取率還要高,可達50%以上。這也是為什么常春藤八校黑人學生的比重那么接近(6%左右)的原因。
那么,到底有多少學生是完全憑自己的本事擠進常春藤學校的?惟一可靠的數(shù)據(jù)來自達特茅茨:60%左右。其他學校與之相差不會太遠。
80年代初,有人研究了三所大學中非學術(shù)因素對錄取的影響。這三所學校是:威謙斯學院、寇爾蓋特學院、巴克耐爾大學。他們都是相當不錯的私立學校,錄取率不超過50%。從下表可以看出,少數(shù)裔和校友子弟對能否被好大學錄取起相當大的作用。
非學術(shù)因素對新生錄取的影響
錄取機率增加的百分數(shù)
威廉斯 寇爾蓋特 巴克耐爾
背景因素
女性 0 0 -1
少數(shù)族裔 53 46 51
成長環(huán)境困難 18 6 -1
地域 - 10 10
當?shù)鼐用?26 9 26
父母:
著名 3 -3 -2
教育程度高 2 0 0
校友 36 31 47
個人成就
社區(qū)活動 3 4 -7
體育 5 1 4
領(lǐng)導能力 3 10 7
創(chuàng)造才能 5 4 2
寫作:
寫作質(zhì)量 17 7 9
內(nèi)容 11 12 2
學校推薦 3 12 5
教師推薦 3 10 2
出色的面試 23 17 30
以上所介紹的,主要是對美國學生的錄取過程。外國學生申請則有很大不同。首先,對美國學生,錄取時不考試該申請人的家庭經(jīng)濟情況,以表示“有教無類”、 “一律平等”。而對外國學生,學??紤]的第一條就是該生能否付得起學費和生活費,因為絕大多數(shù)外國學生不能接受聯(lián)邦的資助。因此,申請表上有一條專門問你是否需要申請資助。如果你回答“需要”,則你馬上進入“另冊”,而回答說“不需要資助”的學生則大致受到與美國學生相等的對待。
有人寫了一本書,告訴學子進入常春藤大學的12個步驟:
1. 了解錄取的要求和程序;
2. 明確你自己的長處;
3. 選擇難度較大、具有挑戰(zhàn)性的高中課程;
4. 在標準考試(SAT等)中獲得好成績;
5. 重視課外活動;
6. 了解你要申請的學校;
7. 極大限度地利用訪問大學校園的機會;
8. 知道你在將被隸取的學生中是屬于哪能一類的(族裔、體育、學術(shù)等等);
9. 在申請時寫一篇令人拍案的好文章;
10. 計劃你的高等教育財務問題;
11. 向?qū)W校推銷你的長處;
12. 選擇最適宜于你的學校。
以上講的是有關(guān)本科生的錄取。研究生的錄取則與之有很大不同。首先,美國的職業(yè)學院(醫(yī)、法、商、神學院等)多數(shù)屬于研究生教育,即這些學院招收的學生必須擁有學士學位。而每個職業(yè)學院都有自己的招生、錄取政策和錄取班子??匆豢垂鸬睦樱汗疳t(yī)學院對校友子弟會網(wǎng)開一面,而哈佛法學院對校友子弟根本沒有特殊政策。醫(yī)學院和法學院在錄取新生時,標準考試成績的重要性非常之大,而哈佛神學院則根本不要求標準考試成績(也沒有)。哈佛醫(yī)學院對初選過關(guān)的申請人一般要再進行兩次面試,而法學院、商學院則沒有面試。商學院對申請人的寫作能力非常重視,在申請材料中有好些需要發(fā)揮的短文。其他學院雖然也要求寫作能力,但與商學院相比,則小巫見大巫。哈佛學院(本科生院)和商學院的錄取新生工作都是由專職人員負責。而研究生院、醫(yī)學院等的新生錄取主要由教授決定。
其次,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多數(shù)稱為“文理研究生院”,以示與職業(yè)研究生院的區(qū)別。職業(yè)學院授出的學位都有自己的職業(yè)特點,如醫(yī)學博士、法學博士、工商管理碩士、哲學博士等。哲學博士是文理研究生院頒發(fā)的最高學位,不管你學的是數(shù)學、物理、化學、天文、還是地理,得到的都是“哲學博士”,與“哲學”沒有什么關(guān)系。文理研究生院的招生錄取工作由各系負責。如哈佛有四五十個系,因此就有四五十個政策、四五十個招生委員會(三、五人不等)。文理研究生院也設(shè)有錄取辦公室,但幾乎完全是負責材料的收發(fā),一般對錄取不起決定性作用。第三,文理研究究生院的錄取不像別的學院那樣對“秋季入學”這一條要求得那么死,在其他學期入學是非??赡艿模绕涫悄銖膶煹难芯拷?jīng)費得到資助。第四,教授對錄取與否起非常之大的作用。
總之,美國私立大學對挑選新生是煞費了苦心,但也樂此不疲。錄取率越低,說明學校的名望和水平越高。對大學來說,有什么比名望更重要的?其次,從尖子中選拔尖子,學生成材的機率必然會高。對建立大學的名氣來講,有什么能夠比造就出色人材更有說服力?



